立铖 工业设备的医护专家
用精心打造企业精品
用实力铸造行业龙头
以过滤为核心,以节能减排、提产降耗为目标,研发和生产适
合国内和国际市场要求的各种节能减排设备、技术改造方案。
用于热处理淬火冷却的介质,简称为淬火冷却介质。通常对淬火冷却介质性能的要求应满足钢的奥氏体冷却转变曲线对冷却速度的要求,避免工件变形和开裂;淬火后工件表面应保持清洁,即使有黏附物也易于清洗,不腐蚀工件;在使用过程中性能稳定,不分解、不变质、不老化,易于控制;工件浸入时不产生大量油雾和有害气体,以保持良好的劳动条件;便于配制、运输和储存,使用安全;原材料易得,成本低廉。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件选用的材料不同,材料自身的临界冷却速度不同,所以对工件的硬度、精度及变形控制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需要针对工件技术的实际情况,选择可以达到满足其冷却速度的热处理油液。
热处理油液的选用原则包括:
1.工件碳含量的高低
钢中含有碳元素,碳含量高低会影响钢的各种性能,而且影响淬火效果。对于碳钢,其碳的愿量分数≤0.5%时,多选择无机盐水溶液、聚合物水溶液等;中低合金结构钢,通常采用双液淬火冷却方式或采用冷却速度较小的淬火冷却介质;对于碳含含量较高的碳索工具钢,它多采用熔盐、熔碱类的淬火冷却介质分级淬火,一般不采用淬火油。
2.钢的淬透性
针对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分析,淬透性差的钢,如碳素钢和低合金钢,要求的淬火冷却介质的最大冷却速度要高:;淬透性较好的钢,如高合金钢,冷却速度低一些影响不大, 同样可以把工件淬硬。根据工件中所用钢的淬透性来配制合适的淬火冷却介质。
3.工件的有效直径及复杂程度
工件材料截面尺寸越小,越易淬硬,并且工件表皮与内部淬硬程度相近。每种钢有一个临界淬火直径。当工件表面冷却到Ms点,立即大幅减缓介质的冷却速度,则工件内部的热量向淬火冷却介质散发的速度也大幅减慢,工件内部的奥氏体组织还未完成向马氏体转变,导致表面一定深度以内硬度不足。当工件比较厚大时,为了保证淬硬层深度,应选择低温冷却速度较快的淬火冷却介质。同理,工件薄小时,则可选择低温冷却速度慢的淬火冷却介质。
工件的形状也是选择淬火冷却介质的影响因素。形状复杂的工件,尤其是内礼或较深凹面的工件,在淬火过程中,某些部位会快速进入沸腾阶段冷却,有的部位仍停留在蒸汽膜阶段。由于冷却速度差异大,易造成淬火畸变。为减少工件变形量同时淬硬内孔,应选用蒸汽膜阶段较短的,即特性温度高的碎火冷却介质。相反,形状相对简单的工件,则可以使用蒸汽膜阶段稍长的淬火冷却介质。
4.工艺要求
针对工件允许的变形量大小选择淬火冷却介质。工件要求畸变小,淬火冷却介质应当有冷却速度带较窄、蒸汽膜阶段冷却时间短、低温区冷却速度慢、油温空化对冷却性能影响小等性能;而允许的畸变量较大时,淬火冷却介质可以有宽的冷却速度带。允许的冷却速度带宽,可以采用一般能达到淬火硬度的介质。 另外,采用不同的淬火方法,如等温淬火或分级淬火, 可以有效缩短工件的冷却速度带。
由于工件品种多样,热处理工艺要求各异,新型淬火冷却介质不断更新,因此给淬火冷却介质的选择带来更大难度。本着经济性和合理性原则,根据具体应用选择相对理想的淬火冷却介质即可。